我所经历的拆迁 |
作者:本站 发布时间:2023-11-29 浏览:95次 |
“永远跟党走,奋进新征程”主题征文
我所经历的拆迁 许道平 作为一名40余年工龄的行政干部,在临近退休之际,回顾一下自己经历的拆迁工作,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。八九十年代,人们视计划生育为天下第一难事,而到了20世纪,拆迁则被称之天下第一难事,在我的工作生涯中,则多次经历了此项工作。按时间顺序,一是在担任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副局长8年期间,开展了以“三拆”为主题的拆迁工作,二是在担任市房屋征收办主任期间,开展了城市“五拆”,以及配合市区两级城中村改造、旧城改造、小道路改造等市级项目的拆迁工作,三是在担任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期间的日常拆迁工作,虽然内容有所差异,性质有所区别,但都是一个“拆”字贯之,这个“拆”为城市拆出了空间,为市民拆出了福祉,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了绵薄之力,见证和参与了宝鸡城市的发展与变迁,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与好评,其中的苦与累不言而喻,但苦中有乐,是我人生从政工作中值得品味的经历。要说总结一下,我可以从以下几点谈起: 一是坚持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,从高的站位对待拆迁工作。市委、市政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绩观,审时度势、科学决策,把拆迁工作作为提高城市品位、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,聚焦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难点、痛点和堵点问题,靶向发力,攻坚克难,全力推进。2007年3月启动了城市“三拆”(具体内容包括:实施市区违法建筑、临时建筑和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建筑拆除),利用6个月时间,拆除了市区经二路、新开路、新福路、姜谭路、斗中路、新华路和群众路等重点路段以及居民社区违法建筑、临时建筑和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建筑近33万平方米,后期建设3.1万平方米,粉饰、美化临街建筑物立面墙体3.15万平方米。2016年5月实施了城市“五拆”(具体内容包括:1.城市建成区范围内违法违章建(构)筑物、临时建(构)筑物;2.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影响市容市貌的建(构)筑物;3.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危旧废弃建(构)筑物;4.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影响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(构)筑物;5.城市建成区范围内集体土地上的违法建筑),分调查摸底、宣传动员、拆除实施、后期建设、考核验收五个阶段进行,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,累计拆除70余万平方米,“拆墙透绿”2.7万米,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。 二是坚持和掌握合乎市情民情的政策导向。近年来,宝鸡以创卫、创文、创园等系列创建活动为契机,着力改善人居环境,城市竞争力有了很大提升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加之,城市违章临建、乱拉杆线、箱亭广告、无主道路指示牌、破损广告、影响市容市貌和危旧建筑等问题,还不同程度的依然存在。不论“三拆”,还是“五拆”,都是坚持从市情出发,紧扣民意,迎合市民对居住环境的新期望;顺应住建部强力推进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的新要求;契合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新目标。所以,决策科学,执行顺畅,推进高效,群众在市级以上层面上访为零、行政诉讼为零、拆除事故为零,实现了“三个零”,有效破解了拆迁改造这天下第一难事。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,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把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。在“三拆”工作中,经营户杨某身体残疾无劳动能力,爱人下岗,儿子参军入伍,家庭生活全靠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维持,执法人员在做通其思想工作的同时,积极与相关单位协调,就近为杨某以市场最低价位找到了一间30余平方米的门面房,妥善解决了杨某的生存之忧。在“五拆”工作中,指挥部了解到宝中路17号院王长合等4户群众家庭十分困难,拆除后将无房居住,我们第一时间深入群众家中走访了解、听取意愿,召开会议研究制定解决方案,积极与市住建局等单位协调,提供了4套公租房,既确保无房群众得到妥善安置,又推动拆迁工作顺利实施,真正把拆迁工作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。 四是坚持深入细致的群众方法。自己坚持亲力亲为,定期带领工作人员深入拆迁点位调研指导,现场办公,协调解决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。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,总结推行了“三不”工作法,即到群众家里不去三次不谈拆迁,第一次去,认门认人,拉家常;第二次去,问寒问暖,交朋友;第三次去讲大(局)讲小(局),讲道理;第四次去,开始商谈拆迁,形成共识,做到身入、心入、情入,真正把拆迁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,赢得了群众的充分理解和支持。宝福路49号院被拆迁商户董某说,“对立和支持只有一步之遥,在于理解与不理解。我在这里做玻璃生意20多年,刚开始谈拆迁时,心里很不愿意,也有抵触情绪。但工作组同志不厌其烦,苦口婆心的做工作,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,多方联系搬迁仓库和经营场所,使我们后续经营有了保障,真正把工作做到了我们的心坎上,思想疙瘩也解开了,由原来的不理解变得理解了,从而愿意以实际行动支持市上的大局,把咱宝鸡建设的更好更靓”。 五是坚持依法行政,依法拆迁。“三拆”和“五拆”工作范围大、参与人数多、政策性强,涉及多个执法主体,我们坚持依法依规,严格按照《城乡规划法》等法律法规,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《宝鸡市城市建成区“五拆”补偿实施办法》和《“五拆”工作手册》,坚持主体合法,完善法律程序,由市自规局、市城市管理执法局、市房屋征收中心根据职责,分别制定下发法律文书。及时下发事先告知书、听证通知书、整改通知书、自拆通知书等法律文书,做到决策民主、程序正当,补偿公平,结果公开,实现依法拆除。同时,在调查摸底、拆除招标、评估补偿、协议签订、实施拆除等环节,全程公开,接受监督,实现阳光拆除。强化审计监督,做到同步监理、同步审计,实现廉洁拆除。 六是坚持“拆建”结合,让群众充分享受拆迁带来的红利。“拆迁”工作,并不是简单的一拆了之,而是要把拆除与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紧密结合,按照“边拆边建”的原则,在每个片区拆除完成后,根据拆除地块的现状,因地制宜,能绿化则绿化,能硬化则硬化,能美化则美化,能作为停车场、绿地、
公厕等市政设施的,改建为公益性市政设施,随之纳入配套管理,做到拆除一处、建设一处、惠民一处。在“五拆”工作中建成了宝成文化主题公园、西堡游园、春晖园、魁星楼旧址游园等191处4.3万平方米的绿地、游园。打通了团结东路、泰森东路、货场路、宝啤路等13条城市“断头路”,拆除整治了1674个人行道违规设置的收费(亭)杆、隔离桩;为华通商厦西侧、西关四总队等18处停车场建设腾出了空间,提供1537个车位。《人民日报》、住建部《城乡建设》、《陕西日报》、《陕西电视台》、《当代陕西》等主流媒体宣传“五拆”工作50余次。威海市、大同市、安康市、渭南市等城市学习“五拆”工作经验8次。金台区西关49号院、陈仓区千渭街道南社区、宝鸡文理学院等单位和群众送来锦旗20余面表示感谢。 (打通宝啤路,陈仓区南社区、实验小学等群众代表向指挥部送锦旗) 如今自己漫步在宝鸡街头,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拆除了,违规搭建的临时建筑物不见了,影响市容环境的建筑被扫除了……随之而来的是豁然开朗的空间,畅通的道路,正在变美的环境,这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,归功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,在“拆”与“建”中提升城了市品位,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我个人的一点成就感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,因为自己不仅是这个城市的见证者,而且是参与者,更是受益者。
姓名:许道平 工作单位和职务:宝鸡市委党史研究室一级调研员 |